明月鸟

古诗文中常见的动物,他们代表了什么

发布时间:2023/5/26 11:09:37   
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 https://m-mip.39.net/czk/mipso_5153159.html

1.鸿雁、青鸟

鸿雁是大型候鸟,每年秋季南迁,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。

《人日思归》隋·薛道衡入春才七日,离家已二年。人归落雁后,思发在花前。

早在花开之前,就起了归家的念头;但等到雁已北归,人还没有归家。诗人在北朝做官时,出使南朝,看着天上归家的大雁,写下这思归的诗句。

2.蝉

栖于高枝,风餐露宿,不食人间烟火,比喻高洁的人品。

《蝉》唐·虞世南垂緌(ruí)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

这是一首咏物诗,虽然写的是蝉,但是句句都暗示了诗人高洁的品行志趣,尤其最后一句,诗人相信立身品格高洁的人,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,自能声名远播。

3.燕子

燕子属候鸟,随季节变化而迁徙,喜欢成双成对,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。

(1)表现春光的美好,传达惜春之情。

《钱塘湖春行》唐·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

诗人围绕钱塘湖周围的环境,把春季刚到来的钱塘湖描绘的生意盎然,燕子筑巢、青草发芽,表达了诗人对春景的赞美和愉悦的心情。

(2)表现爱情的美好,传达思念情人之切。

《临江仙·梦后楼台高锁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,酒醒帘幕低垂。去年春恨却来时。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。记得小苹初见,两重心字罗衣。琵琶弦上说相思。当时明月在,曾照彩云归。

“落花”、“微雨”本是极清美的景色,在本词中,却象征着芳春过尽,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;燕子双飞,反衬愁人独立,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,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歌女小苹的思念之情。

(3)表现时事变迁,抒发昔盛今衰、人事代谢、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。

刘禹锡《乌衣巷》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
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,最为繁华,如今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,但野草丛生,夕阳已斜。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,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、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。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,盛衰变化的深沉感慨。

4.鲤鱼

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,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。典故出自汉乐府诗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客从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。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”

《蝶恋花·卷絮风头寒欲尽》宋·晏几道   卷絮风头寒欲尽,坠粉飘红,日日香成阵。新酒又添残酒困,今春不减前春恨。蝶去莺飞无处问,隔水高楼,望断双鱼信。恼乱层波横一寸,斜阳只与黄昏近。

诗人思念心上人,倚楼盼望着书信的到来,却最终失望。“双鱼”在诗中指的就是书信。

5.猿猴

猿猴叫声凄切,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。

杜甫《登高》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
诗人在重阳节登高时写下这首诗,诗人仰望茫无边际、萧萧而下的木叶,俯视奔流不息、滚滚而来的江水,听到猿猴凄厉的叫声,引出了诗人郁郁不得志的情怀。

6.杜鹃鸟

古代神话中,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,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,自己隐居山林,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,暮春啼苦,至于口中流血,其声哀怨凄悲,动人肺腑。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、哀伤的象征。

白居易《琵琶行》我闻琵琶已叹息,又闻此语重唧唧。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!我从去年辞帝京,谪居卧病浔阳城。浔阳地僻无音乐,终岁不闻丝竹声。住近湓江地低湿,黄芦苦竹绕宅生。其间旦暮闻何物?杜鹃啼血猿哀鸣。

诗人在浔阳江头听完琵琶女的弹奏和身世后,不禁感同身受,与琵琶女是同病相怜,由“杜鹃啼血”和“猿猴哀鸣”表达出了诗人心中的苦涩与哀伤。

7.鸳鸯

象征夫妻双方恩爱

《长安古意》唐·卢照邻借问吹箫向紫烟,曾经学舞度芳年。得成比目何辞死,愿作鸳鸯不羡仙。比目鸳鸯真可羡,双去双来君不见?生憎帐额绣孤鸾,好取门帘帖双燕。

如果能和她结成美好姻缘,像一对和谐的比目鱼,谁还害怕死亡,只愿做一对鸳鸯而不羡慕神仙。

这两句是追求恋爱自由的坚决誓言,是历代传诵的千古名句。“池上鸳鸯鸟”、“水中比目鱼”常被人用来形容恋人或夫妇形影相随,深情眷恋的缠绵美丽。

8.蟋蟀

又名促织,表示惆怅。

古诗十九首·明月皎夜光佚名明月皎夜光,促织鸣东壁。玉衡指孟冬,众星何历历。白露沾野草,时节忽复易。秋蝉鸣树间,玄鸟逝安适。

蟋蟀的鸣叫声跟织布的声音一样,时令深秋,蟋蟀的声音就像是在催促纺织、准备冬衣、怀念征人。

9.鹧鸪、沙鸥

衬托处境的艰难或抒发惆怅。

《越中览古》唐·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,义士还乡尽锦衣。宫女如花满春殿,只今惟有鹧鸪飞。

这是一首怀古之作,以前有如花的宫女,雄伟的宫殿,现今只有几只鹧鸪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,旁若无人的飞来飞去,好不寂寞凄凉。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化、盛衰无常的感叹。

10.乌鸦

从迷信的说法来看,乌鸦是一种不详的鸟类,象征着衰败和荒凉。

《天净沙·秋思》元·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。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

全诗共二十八个字,却全曲无一秋字,但却通过黄昏的乌鸦、枯藤、老树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,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,被誉为“秋思之祖”。

11.青鸟

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,其中一只鸟被选为信使给汉武帝报信,其他两只服侍在西王母身边。

《无题》唐·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

本诗借由女子的口吻,抒发了相见不得的痛苦相思之情。在最后既然会面无望,于是只好请青鸟作为信使,为自己殷勤致意,替自己去看望他。

寄希望于青鸟的结尾,并没有改变“相见时难”的痛苦境遇,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,前途依旧渺茫。

12.马

马象征着远大的抱负、理想,或不得志的愤慨

《马诗二十三首·其五》唐·李贺大漠沙如雪,燕山月似钩。何当金络脑,快走踏清秋。

本诗前两句写景,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;后两句抒情,自比为良马,期望自己受到重用,一展雄才大志。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deyishus.com/lkjg/4645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